在裝修的漫漫長路上,尤其是選擇半包裝修時,稍不留意就可能遭遇“裝修刺客”,讓你的預算失控,心情也如坐過山車般起伏不定。地面拆除這個看似常規的環節,實則暗藏諸多玄機,一不小心就會深陷其中。
當我們滿心歡喜地開啟裝修之旅,準備將地面的木板和瓷磚拆除,以打造全新的家居空間時,卻可能被一系列突發狀況打得措手不及。就像我家,在拆除過程中發現臥室地面驚現裂紋,客廳則有空鼓現象,整個地面坑洼不平,空鼓處敲擊發出的聲響令人心煩意亂。這種情況下,拆除回填層似乎成為了必然的選擇,然而,這也正是“坑”之所在。
仔細審視工長給出的報價單,會發現其中的文字游戲如同隱藏的陷阱。報價單上僅僅注明了鏟除原有地面的地磚或地板,并且規定鏟除厚度不超過 5 公分,這就意味著回填層的拆除并不包含在內。原本以為已經談妥的價格,瞬間化作泡影,拆除回填層的費用成為了一筆意料之外的增項。最終,為了完成拆除和回填工作,耗費了 3 個大工和 5 個小工,人工費用高達 3250 元,再加上 1500 元的材料費用,著實令人心疼不已。
工長在面對這一情況時的態度也值得玩味。當我們提出拆除回填層的要求后,工長卻表示沒必要全拆,聲稱只需對少部分點位進行拆除即可。但實際情況是空鼓問題頗為嚴重,若不全部拆除,必然會對后續的裝修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工長這般說辭,或許是出于怕麻煩、想節省成本的心理,但對于業主而言,卻絕不能輕易妥協。
在裝修過程中,尤其是地面拆除環節,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首先,在選擇工長和簽訂合同之前,要對報價單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不要被看似合理的價格所迷惑,一定要明確每一項施工內容的具體范圍和標準,對于可能出現的增項要有充分的預估和約定。其次,在施工過程中,不能做甩手掌柜,要盡可能多地前往施工現場查看。自己的家只有自己最上心,一旦發現任何與預期不符或者存在疑問的地方,要及時與工長溝通,據理力爭,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
地面拆除環節中的這些“坑”,雖然讓人防不勝防,但只要我們提前做好功課,在裝修過程中多留心眼,就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被“裝修刺客”所傷。裝修本是一件為了創造美好生活空間的事情,不要讓這些隱藏的陷阱破壞了我們對新家的憧憬與期待。讓我們在裝修的道路上,用智慧和細心披荊斬棘,順利打造出理想中的溫馨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