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屋裝修這場充滿期待與創意的變革之旅中,砸墻往往是開篇的關鍵一步。合理拆除墻體,能讓空間布局脫胎換骨,滿足個性化居住需求;然而,稍有不慎,錯誤拆除承重墻等關鍵墻體,就如同在房屋結構的“根基”上動刀,會引發嚴重安全隱患。了解哪些墻不能砸以及砸墻注意事項至關重要。
首先明確,承重墻是堅決不能觸碰的“紅線”。一般磚混結構里,預制板墻多為承重墻,承載著上層建筑的重量,拆除或在上面擅自開門開窗,會使墻體承重能力大打折扣,危及整個房屋穩定性。還有厚度超過 24 厘米的磚墻,大概率也是承重墻,需格外留意。另外,房屋中的梁柱如同房屋的“頂梁柱”,支撐著上層樓板,拆除梁柱,樓板失去依托,后果不堪設想。
房間與陽臺間的配重墻同樣不可拆。這堵窗下的墻雖不起眼,卻起著平衡陽臺重量、防止陽臺下墜的關鍵作用,拆除配重墻,陽臺承重力失衡,隨時有下墜風險,給居住安全蒙上陰影。
外墻也嚴禁砸動。外墻不僅是建筑物的“顏面”,更是維持整體結構穩定的關鍵一環。拆除外墻,會破壞建筑的防水、保溫、隔熱等功能,還可能影響樓體結構強度,引發裂縫甚至坍塌危險。
墻體中的鋼筋是墻體的“筋骨”,在埋設管線或進行其他改造時,若不慎破壞鋼筋,墻體和樓板的承重力將被削弱。遭遇地震等自然災害時,這樣的墻體和樓板極易坍塌斷裂,無法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衛生間和廚房地面有防水層,這是隔絕積水滲漏到樓下的重要屏障。砸墻過程中一旦破壞防水層,若不妥善修復,日后必出現滲漏問題,給自家和樓下住戶帶來無盡煩惱。修復后務必做“24 小時滲水實驗”,確保防水效果。
若想在樓板上開洞改造樓梯位置,務必找有資質的結構工程師設計拆改加固方案。別墅、躍層住宅樓板開洞絕非小事,盲目蠻干會改變樓板受力結構,引發安全事故。
砸墻前,必須在物業辦理相關手續,了解樓棟結構,遵循小區規定施工時間,避免因自家裝修影響鄰里生活,引發糾紛。施工前要提前與鄰居溝通,裝修敲墻噪音震動大,取得鄰居理解支持,才能讓工程順利推進。
聘請專業砸墻師傅是關鍵。他們經驗豐富,一眼能辨承重墻、配重墻、隔離墻,知道何種墻可拆,操作時還能減少震動對房屋和粉刷層的不利影響,降低粉塵污染。遇到墻體中的電線、鋼筋,也能妥善處理,憑借齊全工具高效完成任務。業主若無暇全程在場,需用粉筆、顏料等清晰標記要敲的墻體,防止師傅敲錯墻。
施工時,若拆除砌塊墻,從底部開始掏洞,借助砌塊重力逐漸往上拆鑿,但注意有地暖時做好地面防護。砸墻前,做好防塵準備,用塑料布、報紙等遮蓋冰箱、彩電等怕塵物件;詳細檢查水管電路,提前切斷相應墻壁水電管道并改裝,避免砸墻時造成水電事故。
砸墻完畢,后續修補工作不能省。如新砌墻面要用紅磚并設拉筋,保證墻體穩定性與抗震性;開鑿門洞上方要架設鋼筋混凝土“橫梁”,分擔墻面壓力,保護門框。只有步步為營,嚴守安全底線,才能在裝修中通過砸墻實現空間的華麗變身,打造理想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