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拆除、樓梯改造或維修工程中,有時需要拆卸混凝土樓梯,而電鎬作為得力工具,能有效助力這一艱巨任務。不過,其操作過程需嚴謹規范,才能確保安全、高效地完成工作。
一、前期準備:筑牢安全根基
1. 工具集齊,事半功倍:
- 首先要準備齊全各類工具,如同上戰場前備好精良武器。一把堅固耐用的電鎬自然是核心裝備,其沖擊力能破碎混凝土。搭配不同規格的鎬頭,尖頭鎬頭利于從邊角等精細處突破,扁平鎬頭可大面積破除混凝土表面。此外,還需扳手,用于拆卸電鎬磨損的鎬頭、緊固松動部件;螺絲刀,應對電鎬外殼、附屬部件的螺絲拆卸;手錘,輔助松動頑固混凝土塊、敲掉樓梯表面的裝飾層;撬棍,在混凝土大塊破碎后,撬動分離使其脫離樓梯主體;防護眼鏡、手套、安全帽等個人防護裝備更是必不可少,為操作人員筑起安全屏障,阻擋飛濺的混凝土碎屑、灰塵以及可能掉落的重物。
2. 場地清理,排除隱患:
- 將樓梯周邊雜物一掃而空,包括廢棄建材、工具、垃圾等,確保操作空間開闊無阻礙。同時,在樓梯周圍設置警示標識,如“施工區域,禁止通行”,拉設防護圍欄,防止無關人員誤入作業現場,避免意外傷害。對樓梯本身進行勘查,標記出有鋼筋外露、結構薄弱或可能存在安全風險的部位,為后續施工提供警示。
二、電鎬操作:精準發力破拆
1. 規劃拆除路線,循序漸進:
- 從樓梯頂部或底部開始并非隨意,需依據樓梯結構、承重情況及周邊環境綜合判斷。一般來說,若樓梯下方空間開闊,從底部向上拆除可利用重力使破碎混凝土自然掉落,便于清理;若頂部有更好的作業面,從頂部向下拆除能掌控拆除節奏,避免大塊混凝土滾落傷人。沿著踏步邊緣、樓梯梁等關鍵部位規劃拆除路線,這些部位往往是結構連接點,率先破除可使樓梯整體結構松動,后續拆除更為省力。拆除時,以電鎬尖頭鎬頭沿標記路線,從踏步一端開始,逐點、逐段地進行沖擊破碎,使混凝土逐漸瓦解。
2. 調整電鎬參數,適配工況:
- 根據混凝土樓梯的硬度、厚度,靈活調整電鎬。對于老舊堅硬、經過多年風化的混凝土樓梯,適當調高電鎬的沖擊頻率與功率,增強破除力;若是新建不久、強度稍弱的樓梯,可降低參數,避免過度破碎造成揚塵、噪音過大,還能延長電鎬使用壽命。操作過程中,依據電鎬沖擊反饋手感,如遇阻力突然增大,可能是碰到鋼筋或致密骨料,此時需微調角度、力度,巧妙避開或集中力量突破。
三、拆除過程:步步為營推進
1. 混凝土破碎,由表及里:
- 啟動電鎬,雙手穩穩握住,將鎬頭垂直于混凝土樓梯表面,先從踏步的表層開始破碎。以穩定節奏、均勻力度操作,使混凝土成塊開裂、剝落。當表層大部分破除后,逐漸深入,利用電鎬沖擊力探尋樓梯內部鋼筋分布,一旦發現鋼筋,切換至手錘與撬棍配合,用手錘輕敲鋼筋周圍混凝土,使其松動,再用撬棍撬動,將鋼筋與混凝土分離,注意避免過度彎折鋼筋,以防其彈起傷人。
2. 樓梯結構解體,分段拆除:
- 隨著混凝土破碎,樓梯結構逐漸松散,此時按預先規劃,分段拆除樓梯。對于整體式樓梯,可先拆除踏步,再拆除樓梯梁;對于裝配式樓梯,找到連接節點,如預埋螺栓、焊接部位,用電鎬破除連接部位混凝土,用扳手擰下螺栓或切割開焊縫,將樓梯部件逐一分離。拆除過程中,時刻留意樓梯整體穩定性,若出現異常晃動、聲響,立即停止作業,排查原因,確保安全。
四、收尾工作:清理現場復原
1. 碎渣清理,環保高效:
- 拆除產生的大量混凝土碎渣,用鏟子、手推車及時清運至指定建筑垃圾堆放點。對于樓梯角落、縫隙殘留的細小碎屑,可用掃帚清掃后,再用吸塵器深度清理,保持施工現場整潔,減少揚塵污染。清理過程中,合理安排運輸路線,避免二次污染周邊環境,同時防止運輸工具碰撞未拆除樓梯部位或其他建筑設施。
2. 工具歸位,檢查維護:
- 關閉電鎬電源,拆卸下用過的鎬頭、附屬配件,用抹布擦拭電鎬機身,去除灰塵、混凝土漿漬。將工具分類整理,扳手、螺絲刀等放回工具包,電鎬放置在干燥、通風處,檢查其電源線有無破損、鎬頭磨損情況,為下次使用做好準備。對拆除后的樓梯區域再次勘查,確認無安全隱患殘留,拆除警示標識、防護圍欄,完成整個拆除流程。
拆卸混凝土樓梯使用電鎬,需嚴格遵循步驟,從前期準備的周全謀劃,到電鎬操作的精準把控,拆除過程的謹慎推進,再到收尾工作的細致落實,每一環都緊密相扣。只有如此,才能在保障人員安全、建筑周邊環境穩定的前提下,順利拆除樓梯,為后續的新建、改造工程掃清障礙,實現建筑空間的華麗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