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心靈的港灣,而每一次裝修都是對港灣的精心雕琢,使其更加溫馨舒適。這次,我家裝修的重點落在了樓梯改造上,這是一場拆除與重建交織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飽含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期待。
走進家門,那座舊樓梯突兀地立在眼前,陡峭的坡度和狹窄的踏步,猶如一個不和諧的音符,不僅影響了空間的美感,更給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每次上下樓,都感覺像是在攀爬一座小山丘,小心翼翼,生怕稍有不慎便會摔倒。而且,它與客廳的布局格格不入,仿佛將整個空間生硬地割裂開來。于是,改造樓梯的想法在心中萌芽,并迅速付諸行動。
拆除工作開始了,隨著工人師傅們手中工具的揮舞,原樓梯逐漸消失在一片塵土飛揚之中。客廳的那堵 24 墻也被打掉,瞬間,空間變得開闊起來,仿佛被禁錮的靈魂得到了釋放,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看著眼前空曠的場地,心中既興奮又有些許忐忑,興奮的是即將迎來全新的樓梯,忐忑的是這浩大的工程能否順利完成。
接下來便是重建樓梯的關鍵步驟。首先是紅外定標高,彈線支模,這一步就像是為樓梯搭建骨骼框架,師傅們拿著紅外線儀器,仔細地測量、定位,每一條線都彈得精準無誤,確保樓梯的坡度和走向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讓未來的每一步都走得舒適平穩。
緊接著是打植筋洞,密密麻麻的洞孔間距在 13 - 15 公分,深度達 15 公分,它們將成為新樓梯與建筑主體緊密相連的“紐帶”。洞打好后,清理塵土是個細致活,不能有絲毫馬虎,因為哪怕一點灰塵殘留,都可能影響植筋膠的粘結效果。當德國進口的喜利得植筋膠注入洞中時,仿佛是為樓梯注入了堅固的生命力,這優質的植筋膠將確保鋼筋與墻體緊密結合,為樓梯的承重提供堅實的保障。
鋪設鋼筋的過程猶如一場精心編排的舞蹈,10#國標螺紋鋼筋被整齊地鋪設在模板內,底層和面層各一層,它們相互交織、纏繞,形成了一個堅固的網狀結構,如同給樓梯穿上了一層堅固的鎧甲。而暗梁的制作更是重中之重,18#國標螺紋鋼筋在師傅們的手中被巧妙地搭建起來,間距 10 公分,上下各兩根,共 6 根,宛如一條隱藏在樓梯內部的鋼鐵脊梁,默默地承擔著來自上方的壓力,確保樓梯的結構穩定。
在鋼筋植筋完成后,進行了嚴格的檢驗工作,只有確保每一根鋼筋都植筋合格后,才能進行捆綁及焊接。看著師傅們熟練地操作著電焊機,火花四濺中,鋼筋被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隨后便是澆筑混凝土,按照 C30 商混泥土標號進行現場攪拌,一鏟鏟混凝土被均勻地倒入模板內,填滿了每一個角落,將鋼筋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讓樓梯的雛形逐漸顯現。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養護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根據實際天氣情況,我們制定了詳細的養護計劃,每天定時現場澆水養護。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養護期更是不低于 10 天,確保混凝土能夠充分水化,達到最佳的強度和耐久性。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新樓梯在我們的期待中逐漸成型。原本陡峭狹窄的樓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寬敞平緩、造型美觀的樓梯。它優雅地蜿蜒在客廳一側,不僅成為了連接上下樓層的通道,更成為了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一步踏上樓梯,都能感受到它的穩固與舒適,曾經的忐忑不安早已煙消云散,心中滿是對新家的喜愛和對未來生活的向往。
這次樓梯的拆除與重建,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裝修工程,更是對家的一次用心呵護和升級。它見證了我們為打造一個更安全、更舒適家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讓我們明白,家的美好是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和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