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更新與企業發展的進程中,舊辦公樓改造成為優化空間利用、提升辦公環境品質的重要舉措。而拆除工作作為改造的先行環節,其方案的科學性、安全性與環保性直接影響到整個項目的成敗。
精準定位拆除內容
拆除工作的第一步是明確拆除對象。舊辦公樓的外墻承載著建筑的外觀與部分圍護功能,拆除它是為了換上更節能、美觀且符合新設計風格的外墻。在拆除過程中,需小心處理與建筑主體結構的連接部分,避免對主體造成損傷。
墻體拆除同樣關鍵,原有的隔墻、固定墻等,若不符合新的空間布局設計,就需要拆除。這要求施工團隊依據設計圖紙,精準識別需拆除墻體,同時對保留墻體做好保護,防止拆除作業時的震動、碰撞導致其開裂或損壞。
廢舊地面材料的拆除是為新地面鋪裝創造條件。無論是瓷磚、木地板還是其他地面覆蓋物,拆除時都要注意避免破壞基層地面,若基層出現損壞,后續的找平工作將更加復雜。
屋頂拆除是為了實現防水、保溫性能的提升或外觀造型的改變。拆除過程中要特別關注防水卷材、保溫層等附屬結構的拆除順序,避免因拆除不當引發屋頂漏水,對樓內設施造成損壞。
有序推進拆除時間節點
拆除前準備階段是整個拆除工作的基石。測繪工作能精確記錄建筑的原始數據,為拆除方案的細化提供依據;清理場地內的雜物、設備等,可避免拆除時發生意外;封閉施工區域,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劃區作業有助于提高拆除效率,合理安排施工力量;站柱的設置則為拆除過程中的臨時支撐提供保障,確保拆除部分結構時建筑整體的穩定性。
結構物拆除階段,腳手架的架設要嚴格按照安全規范進行,為施工人員提供安全的操作平臺。拆除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塊、磚塊等,要及時清運,避免堆積過多影響施工進度和安全。
結構清理階段,疏通管道、清理殘留的建筑材料和土方,確保拆除后的場地整潔。吊籃移位需謹慎操作,保證施工人員在高處作業時的安全。附屬搭建物的拆除要與主體拆除工作協調進行,避免出現安全隱患。
翻修階段,對拆除后建筑結構的病害進行修補,如裂縫填補、鋼筋加固等,然后按照設計要求安裝新建建筑材料,為新辦公樓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合理選擇拆除方法
拆除方法的選擇需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爆破拆除適用于結構復雜、拆除難度大的舊辦公樓,如高層且內部結構錯綜復雜的建筑。但爆破拆除具有較高的風險性,需要專業的爆破團隊進行操作,嚴格控制炸藥用量和爆破時間,確保周邊建筑物和人員的安全。
機械拆除適用于結構簡單、拆除容易的辦公樓。利用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可快速拆除建筑結構,提高拆除效率。不過,在機械拆除過程中,要注意對周邊環境的保護,避免機械設備碰撞到保留建筑或地下管線。
手工分拆適用于對建筑物構件有保護需求,且場地環境較為敏感的情況。如舊辦公樓中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構件,或者拆除場地周邊有居民樓、學校等對噪音、灰塵較為敏感的場所。手工分拆雖然速度較慢,但能最大程度減少對周邊環境和保留構件的影響。
嚴守安全與環保底線
安全是拆除工作的重中之重。施工現場要設置完善的警示標志,劃分出安全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等個人防護裝備,確保自身安全。
環保同樣不容忽視。對拆除過程中產生的雜物和垃圾進行分類,可回收物如金屬、木材等進行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物則按照環保要求進行妥善處理。拆除過程中采用防塵網覆蓋、灑水降塵等措施,減少揚塵對周邊環境的污染;選用低噪音的拆除設備,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減少噪音對周邊居民和單位的干擾。
舊辦公樓改造的拆除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拆除內容的精準把控、時間節點的有序推進、拆除方法的合理選擇以及安全環保措施的嚴格落實等多方面入手,制定科學合理的拆除方案,確保拆除工作安全、高效、環保地進行,為舊辦公樓的改造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