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修的奇妙世界里,每一個空間都像是等待被雕琢的璞玉,而層高僅2.7米的空間,無疑是一塊充滿挑戰的獨特璞玉。為了將它打造成舒適、美觀且兼具功能性的理想家園,一場與空間的博弈悄然展開,切地坪與拆墻成為這場博弈中的關鍵戰役。
當我們懷揣著鋪設地暖、實現全屋無主燈設計的美好愿景,面對這有限的層高時,切地坪并拆除地面保溫層的決定,就像是在迷霧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拆除動作,更是對空間利用的深度思考與大膽嘗試。
師傅們的工作仿佛一場嚴謹的藝術創作。拆除地面保溫層的工作,首先從切割開始。保溫層原本緊密地貼合在地面上,像是與地面融為一體。師傅們手持專業的切割工具,眼神專注而堅定,在保溫層上精心切割出一個個規整的小塊。這一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與精準度,每一道切割線都像是在繪制一幅獨特的地圖,為后續的拆除工作指明方向。
切割完成后,電鎬和撬棍成為了師傅們手中的得力武器。電鎬發出的轟鳴聲,仿佛是這場拆除戰役的沖鋒號角。師傅們緊緊握住電鎬,控制著它強大的沖擊力,將其精準地作用在切割好的保溫層小塊上。撬棍則在一旁輔助,利用杠桿原理,將那些已經被電鎬松動的保溫層撬起。這是一項純粹的體力活,每一次撬動都需要師傅們使出全身的力氣。汗水不停地從他們的額頭滑落,浸濕了衣衫,但他們的眼神中卻透露出堅韌與執著。隨著一塊塊保溫層被成功撬起,地面逐漸露出了原本的水泥板,仿佛是在揭開空間的神秘面紗。
拆除后的水泥板和擠塑板厚度大約為7厘米,這一數據讓我們更加明確了拆除的必要性。而地暖鋪設后的完成面大約為3厘米,再加上管道鋪設和掛網所需的空間,總共大約需要7 - 8厘米。這意味著,拆除保溫層成為了在保證層高的前提下,實現地暖鋪設的關鍵一步。這個小小的舉動,卻蘊含著對空間利用的極致追求,為我們在有限的層高內創造出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奠定了基礎。
砸墻工程同樣充滿了挑戰,它需要精確的切割和交底,就像是在進行一場精密的手術。每一面墻都承載著房屋的結構穩定,稍有不慎,就可能破壞剩余的墻體結構,給整個房屋帶來安全隱患。在砸墻之前,設計師和施工團隊進行了詳細的交底工作。他們仔細研究房屋的結構圖紙,在墻上用醒目的標記筆畫出需要拆除的部分和必須保留的部分。每一條標記線都凝聚著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對工程的責任感。
切割工作在交底完成后有序展開。師傅們使用專業的墻體切割設備,沿著標記線小心翼翼地切割。切割過程中,他們時刻關注著墻體的變化,確保切割的深度和方向準確無誤。每一次切割都像是在與墻體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既要達到拆除的目的,又要保證墻體的穩定性。
對于下沉式衛生間的改造,更是一場多工種協作的精彩演出。水電工首先登場,他們將沉箱挖空,然后憑借著對水電線路的熟悉,重新排列管道。他們就像是空間的布線大師,在有限的空間內,巧妙地規劃著水電線路的走向,確保每一個出水口和插座都能滿足未來生活的需求。
瓦工則緊隨其后,用陶粒進行回填。陶粒具有輕質、隔音、隔熱等優點,是下沉式衛生間回填的理想材料。瓦工們將陶粒均勻地倒入沉箱,一層一層地夯實,每一次夯實都像是在為衛生間的穩固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們的雙手仿佛有著神奇的魔力,將看似普通的陶粒變成了衛生間的堅固后盾。
在這場裝修改造之旅中,切地坪、拆墻、下沉式衛生間改造等每一項工程都傾注了我們的心血和師傅們的匠心。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的考量和處理,每一次施工都充滿了對完美的追求。我們深知,裝修不僅僅是對空間的改造,更是對生活品質的提升。在這個層高僅2.7米的空間里,我們通過切地坪與拆墻等一系列工程,實現了空間的高效利用,讓這個家既美觀又實用,成為了我們心中理想的棲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