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本是一場將夢想家園從藍圖變為現實的美好旅程,然而,其中的艱辛與波折卻常常超乎想象。對我而言,這場旅程的開篇,就掉進了拆砸地面的“深坑”,其中的種種經歷,實在值得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幫助各位在裝修路上少走彎路。
我家的老房子,層高2.7米,本就不算寬敞明亮。當我懷揣著鋪設地暖、安裝中央空調,打造舒適家居的夢想時,層高問題就成了擺在眼前的一道難題。在尋找拆砸師傅的過程中,我天真地以為,只要在合同里把相關事項寫清楚,就能萬事大吉。可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拆砸地面這看似簡單的工作,背后隱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陷阱。
初次與拆砸師傅溝通時,他提到可能需要砸兩層地面,但具體情況如何,我并沒有完全理解。由于缺乏相關經驗,我也沒有深入追問,合同里也僅僅是簡單提及拆砸地面的事項,沒有對層數、具體工藝和價格等關鍵信息進行詳細明確。當拆砸工作進行到一半,師傅突然告知我可以砸兩層,詢問我的意見。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忙跑去咨詢設計師。設計師給出的建議是,只能砸到原始樓板層,也就是拆除一層瓷磚灰層和一層暖氣管回填層。事已至此,為了滿足鋪設地暖的需求,我只能無奈同意繼續砸。
然而,這僅僅是“坑”的開始。緊接著,師傅提出加錢的要求,每平米加20塊錢,算下來總共要加3000塊。這突如其來的費用讓我有些措手不及,我又向設計方求證,得到的回復是每平米35塊。面對這一情況,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多砸出6厘米的高度,對于后續鋪設地暖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這額外的費用實在讓人難以接受。無奈之下,我只能與拆砸師傅展開艱難的交涉。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每平米加10塊錢達成協議,這也使得原本5600元的拆砸費直接漲到了7100元,而這還不包括垃圾清運費。
這次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在裝修過程中,任何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環節,都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坑”。就拿拆砸地面來說,在開始前,一定要與施工方明確地面到底砸幾層,價格是否包含兩層的費用。同時,由于拆砸兩層地面時,為了避免震動過大對樓下產生影響,需要用電鋸將地面分成小塊,再使用小型電鎬進行作業,因為大型電鎬極易把樓板打穿,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這不僅涉及到施工工藝的專業性,還與費用的計算密切相關,都需要在合同中詳細說明。
除了拆砸地面,鏟墻皮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一定要確保施工方將墻皮鏟到基層,否則后續墻面可能會出現空鼓、脫落等問題,影響裝修質量,增加維修成本。而且,在簽訂裝修合同時,務必明確產生問題由施工方承擔,與業主無關。我的朋友就曾遭遇過類似的情況,他的車被鄰居裝修時掉落的物品砸壞,結果在扯皮賠償的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經歷了這次拆砸地面的“坑”,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裝修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我仔細修改了裝修合同,將二次拆砸的相關內容,包括施工工藝、費用計算、責任劃分等都詳細地補充進去。我深知,這份修改后的合同,不僅是對自己權益的保障,也是對其他裝修朋友的一份借鑒。
裝修,就像是一場充滿挑戰的修煉,每一個坑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雖然過程充滿艱辛,但只要我們能夠吸取教訓,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就能少走彎路,順利住上自己理想的家。希望我的經歷能成為大家的前車之鑒,在裝修的道路上,避開那些隱藏的“坑”與“雷”,讓每一個夢想家園都能順利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