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內裝修改造的熱潮中,拆除作業是很多業主開啟新家塑造之旅的第一步。然而,室內拆除絕非隨心所欲,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整棟建筑的結構安全。下面,為大家詳細剖析室內拆除施工中哪些部分絕對不能動。
主梁:建筑穩固的關鍵支撐
在房屋結構中,主梁猶如人的脊梁,承擔著支撐上層樓板的重任。有些業主在裝修時,覺得主梁突出影響美觀,便動了拆除或改造的念頭。但這種做法極其危險,一旦主梁被破壞,上層樓板失去支撐,極有可能發生坍塌,嚴重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無論出于何種原因,主梁都應保持原狀,不可觸碰。
連接陽臺的墻體:維護建筑整體性的保障
為了讓室內獲得更好的采光,部分業主會選擇拆除連接陽臺的部分墻體,拓寬陽臺門的寬度。但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通常,房屋的外墻屬于承重墻,它不僅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維持建筑的整體穩定性。即便只是在外墻上開鑿孔洞,也會削弱墻體的承載能力,破壞建筑的結構完整性,給居住帶來安全隱患。
承重墻:建筑安全的核心防線
承重墻作為建筑結構的核心部分,在裝修時嚴禁拆除。但如何區分承重墻和非承重墻,很多人并不清楚。一般來說,承重墻在建筑結構上沒有預制圈梁,從房型圖上看,其厚度比非承重墻要厚,通常為24厘米,而非承重墻厚度多在10 - 15厘米。外墻以及與鄰居共用的墻,大多屬于承重墻。另外,非承重墻常見于衛生間、儲物間、廚房和過道等區域。拆除承重墻會嚴重破壞建筑的受力結構,導致墻體開裂、房屋傾斜,甚至整棟樓倒塌。
拆除后修復:不可忽視的安全保障
即便拆除的是可拆除的墻體,后續的修復工作也至關重要。以拆除原墻后用紅磚重新砌墻為例,必須在新墻中設置鋼筋。這種“鋼筋拉結”工藝,能夠有效連接新老墻體,增強墻體的穩定性和抗震性能。若忽視這一環節,新砌的墻體可能成為安全隱患。
室內拆除施工關乎居住安全,業主和施工人員務必保持謹慎。在拆除前,應充分了解房屋結構,明確哪些部分不可拆除。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規范,做好拆除后的修復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實現裝修改造的同時,保障居住環境的安全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