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下半年,都會有一波裝修浪潮。無論是新房裝修還是老房子改造,都要提前注意一些問題。幾天前,一名市民非法拆除了自己的承重墻,被城市管理執法人員責令恢復原狀,并可能面臨罰款。為進一步規范房屋裝修行為,市城市管理支隊向公眾提供了特殊的裝修指南。
幾天前,市城市管理支隊第二旅收到公眾投訴,反映太平路一樓居民非法拆除承重墻,認為對房屋結構有很大影響,存在不安全因素。執法人員趕到現場檢查,并在整個過程中取證。
經查閱房屋結構圖及相關專業人員,初步確定業主拆除承重墻,涉及客廳西側、北側20多平方米,對整個單元承重結構造成重大損壞。
業主說,拆除這兩堵墻的原因是為了讓房間更寬敞。然而,業主想要寬敞,但鄰居們非常害怕。記者了解到,一些居民擔心損壞的承重墻會影響整個建筑的安全,并暫時搬到外面居住。
執法人員應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當場向當事人發出停止違法行為的通知,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盡快恢復損壞的墻體。
14日,記者跟隨執法人員再次來到房屋,看到原來被破壞的承重墻再次砌磚。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根據2002年5月實施的《住宅室內裝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住宅室內裝修應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符合工程建設的強制性標準。禁止未經原設計單位或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改變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
如何判斷承重墻?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潘先生告訴記者,最簡單的方法是檢查房屋類型圖。一般來說,承重墻標記為黑色。其次,你也可以敲墻聽聲音。承重墻敲擊時聲音沉重,而不是承重墻敲擊時有清晰的回聲。還有房屋結構。磚混結構房屋的所有墻體均為承重墻;在框架結構的房屋中,內墻一般不是承重墻。框架剪力墻結構的鋼筋混凝土墻為承重墻。
承重墻的隨機拆除和變化將嚴重削弱墻體的承載力和支撐力,直接影響房屋的整體結構和抗震能力。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房屋安全科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民在裝修開始前,如果有改變墻壁的想法,應提前到市房屋安全評估中心,提供相關信息,填寫《桂林市房屋室內裝修申請表》,市房屋安全評估中心出具評估意見后方可改變。需要注意的是,裝修人經原設計單位或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變更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的,必須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裝修企業承擔施工。
市城管支隊二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辦法》,當事人未經原設計單位或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擅自超過設計標準或規范增加樓面荷載的,對裝修人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對裝修企業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據了解,城管執法部門每年都會接到不少違規裝修的投訴案件。據統計,去年市城管支隊處理涉及裝修類案件312件,今年上半年處理涉及裝修類案件111件。
市城管部門通過案例梳理了幾種裝修違規行為,提醒大家。
去年,市城管支隊執法人員接到公眾投訴,反映解放東路14號居民裝修違規。執法人員在現場發現,業主正在將陽臺改造成浴室。
執法人員告訴記者,《辦法》明確禁止將無防水要求的房間或陽臺改為衛生間和廚房。
國家一級注冊建造師潘先生說,之所以禁止,主要是改廚衛會涉及到排水、排污、排煙和防水等方面的問題。由于陽臺缺乏污水管道,只有雨水管道,如果生活污水擅自從雨水管道排放,容易造成管道擁堵,陽臺未進行防水處理,可能導致樓下漏水,對下層居民影響很大。
去年,市城市管理支隊第二旅處理了一起非法裝修案件。西山路南巷42號的一名居民擴大了承重墻上原有的門窗尺寸,拆除了連接陽臺的磚和混凝土墻。
潘先生說,承重墻是建筑物的應力結構,不得擅自打開門或擴大原門窗尺寸,否則會影響結構應力,導致整個結構系統不平衡,安全系數將大大降低。
今年,紅嶺路一個社區的頂層居民在裝修過程中拆除了一些天空。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發現業主在拆遷作業前未經原設計單位或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辦理審批手續。
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業主在裝修過程中需要改變建筑主體,需要提交原設計單位或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的設計方案,必須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裝修企業進行施工。否則,業主不僅將被要求恢復建筑主體的原貌,還將面臨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