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中國的棚戶區改革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舊的改革,即在小拆遷建設的基礎上,對20年以上的舊社區進行改造,如粉刷內外墻,加固舊房屋的樓梯和走廊,安裝電梯,更換舊管道和電線。此外,它還將增加社區的綠化面積、停車位等。簡而言之,通過對老房子的一系列改造,改善老房子居民的生活環境。
然而,在舊改新規下,并非所有房屋都將被拆除。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介紹,今年將有20%的房屋面臨拆遷,主要是舊危房、市政規劃地塊和城市中心地塊。至于舊危房的拆遷,很多人提出,在2022年舊改新規下,預制板建筑會全部拆除嗎?
所謂預制板建筑,主要是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老房子。當時,為了解決員工的生活問題,一些國有單位建造了大量的預制板房屋。這些房屋是在工廠用水泥鑄造模具制成的,然后在施工現場拼接。其優點是,它不僅可以加快建筑速度,滿足員工的生活需求,而且可以降低建筑成本。
然而,這種預制板建筑的使用壽命不到50年,遠低于目前商品房的70年。事實上,在舊改革的新規定下,預制板建筑將采取兩種不同的政策,如果預制板建筑即使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維護良好,然后由專業機構確定不是危險的房屋,那么這種預制板建筑不會被拆除,或者將通過舊改革修復老房子,
如果預制板建筑被專業機構認定為危險建筑,則所有這些預制板建筑仍將被拆除。事實上,被判定為危險房屋的預制板建筑主要有兩類:
一是經過幾十年的風吹日曬,預制板樓房的結構已經老化,即使通過舊樓改造也很難修復。房子不能再住了,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這樣的預制板建筑將被拆除。
另一種是,預制板建筑仍然可以居住,但是如果發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很可能危機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這樣的預制板建筑也將被拆除。
那么,問題來了。拆除這類的預制板建筑將采取那些安置措施?主要有兩中安置方式:一種實物安置。也就是說,預制板建筑的居民選擇了另一個安置房,以后就不能再搬回來了。這樣,過渡階級就取消了,他們可以直接住在新房里。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原來的拆遷方式。對于判定為危險房屋的預制板建筑,當地居民可以選擇拆遷重建的方式,首先臨時搬遷、租房,由政府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新建房在原址后,可以根據房屋面積評估搬回新房。
在2022年的舊改新規下,很多人都關心60-70年代的預如果預制板房是否會被拆除?事實上,如果預制板建筑可以通過舊樓改造進行修復,則改房不會被列入危險拆除房屋,如果預制板建筑被判定為危險房屋,那就很可能被拆除。
然而,對于拆遷居民來說,要么回到原址搬進新房住,要么接受實物安置,然后拿走附近的安置房。當然在舊改革的新政策下,拆遷居民不可能通過拆遷補償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