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拆除范圍包括施工范圍內的路面、路基、路面排水系統、道路綠化景觀系統、市政管線等。 拆除時要對可利用的材料進行二次利用,響應節材環保的要求。 設施的拆除應按照以下方案進行
(2)施工流程:測量放線→施工圍擋和資源準備→拆除綠化帶→拆除紅綠燈(含線路)和路燈/井→拆除標志和基礎→拆除路緣石和人行道→拆除其他零星工程→拆除瀝青混凝土路面→拆除水泥穩定碎石和碎石基層→開挖土石方。
(3)銑刨機動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時,用破碎錘將舊路路面和路基破碎成小塊混凝土,破碎的瀝青混凝土塊用1.2m3反鏟挖土機挖裝,20t自卸汽車運至棄土場統一堆放。
(4)植被拆除
道路綠化拆除前,與城市綠化主管部門聯系,在施工過程中,制定有效、經濟、合理的拆除方案。經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相關單位批準后,由專業施工人員對綠化和樹木進行拆除和移植。 根據不同綠化植物和樹木的種類、DBH、生長環境和季節,采取不同的技術措施。
草本植物一般經濟價值較低。從經濟角度考慮,可直接采用機械開挖,汽車起重機運輸至棄土場。 根據種植的品種和類型,人工或機械挖掘灌木。 同期移植到新建道路進行綠化種植。
適期移植樹木,對于落葉樹種,挖的時候要多留側根,樹冠的1/2 ~ 2/3要剪掉。 支撐并加固大樹。 在此基礎上,清除表面的浮土,直至能露出地表根部。 土球挖出后,用濕草繩拉直,水平纏繞土球,以保證繩子略嵌入土球為準,做到密實、緊湊,形成網狀繃帶。 樹干和粗枝用草繩、蒲包、鮮苔等材料緊緊包裹,既能保持樹體濕潤溫暖,也能有效防止樹干受損。 包裹樹能有效保證樹枝的濕潤,避免強光直射和干燥風造成的水分蒸發,有效調節樹枝溫度,減少溫度變化對樹枝的傷害。
移植大樹的吊裝方法分為吊桿法和土球吊裝法兩大類。 吊桿法的優點是在吊裝過程中能很好地保護樹木根部,有利于樹木根部水分代謝功能在移栽過程中的恢復。 采用掛土球方法的關鍵環節是樹皮的保護措施。 起吊時避免拉扯樹皮和損壞土球。 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一次到位,避免反復起吊造成的損傷,導致土球碎裂,影響樹木成活。 運輸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不能過快或過長。如果運輸過程時間較長,應及時噴水保濕處理。 噴水時要到達地面的各個部位和周圍的空間,為樹提供良好的小氣候環境,促進成活率。
考慮到本工程的開竣工日期,冬季施工是有可能的。對于不能在適宜季節移植的樹木,可根據樹種的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措施。 常綠樹種發芽時應取較大的土球。通常,土球的大小是幼苗DBH的8~10倍。樹干要疏割,葉子要采摘,以便挖掘運輸。冬天要防風防寒。 落葉樹采取以下技術措施:提前疏枝,環根斷根,冬季防風防寒。 移植大樹可以在短時間內帶來綠化市政道路的良好效果,但值得強調的是,移植大樹的難度和經濟成本較高。 因此,在移植大樹的過程中,應根據地區氣候和立地條件,進行合理規劃,確定大樹的具體實施方案,從而有效避免對當地自然資源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