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裝修中施工的第一個流程是什么,一部分業主選擇拆墻。的確,拆墻是很多家庭裝修中進行的第一個環節,這一環節頻繁地出現在裝修中,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業主對房屋格局不滿意,要求改變樓房的主體結構;二是一些裝修公司為了設計出彩或迎合業主的喜好,不計后果地對樓房的結構進行改造。
可以說,拆墻是裝修進行的第一個重頭戲,事關重大,因為它涉及承重墻和非承重墻兩部分,一旦誤拆,后果不堪設想。
1.承重墻。承重墻是指支撐著上部樓層質量的墻體,在施工圖上為黑色墻體,拆除會破壞整個建筑的結構。這類墻體是絕不能拆除的。家庭裝修中這種做法很少見,也會因業主和裝修公司的不懂偶然出現。
2.非承重墻。非承重墻與承重墻相反,是指不支撐上部樓層質量的墻體,只起到把一個房間和另一個房間隔開的作用,在施工圖上為中空墻,有沒有這堵墻對建筑結構沒有大的影響。雖然非承重墻可以拆除,如果整棟樓的居民都隨意拆改非承重墻體,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大大降低樓體的抗震能力。
拆墻這一環節在施工中有著嚴格的要求,施工人員難以按要求施工。在這一環節中,主要存在著以下幾種問題:
(1)施工人員暴力拆墻。一些施工人員誤以為拆墻是力氣活兒,只要能拆掉墻,不管用何種方法都可以。樓房的設計比平房復雜得多,每堵墻里都埋有設計好的電線、水管等,施工人員不按要求施工,采取暴力拆墻砸墻,很容易砸到電線、水管,破壞樓房的安全性。
(2)拆除不需要拆的墻。拆墻是按面積收費的,一些施工人員趁業主不注意,多拆除一部分墻,事后再重新砌上,給業主造成時間和經濟上的損失。
可見,拆墻也需要監工,它不是一項純力氣活兒,需要業主監督施工人員施工。
案例
石先生收到裝修公司的裝修圖時很滿意,設計師對兩面墻進行了拆除,改造成一個大衣柜和一個書柜。裝修開工后,泥瓦工進駐現場,開始了砸墻工作。
石先生原打算監督施工人員施工,發現施工人員在施工前沒有準備步驟,一進場就掄起大錘對準墻砸了起來,頓時滿屋塵土飛揚,實在忍受不了就躲了出去。第二天,石先生前來查看,發現一面墻已經拆掉了,另一面也拆了一半。這一看不要緊,石先生是越看越生氣。
原來,施工人員拆掉的墻參差不齊,把相鄰的墻震裂了,而且砸壞了墻上的配電箱。施工人員對此解釋說,他們做了那么多家,都是這樣砸墻的,這種活兒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是純力氣活兒。雖然對結果不滿意,石先生不知道拆墻有什么施工工藝,在生了一肚子氣后任由施工人員繼續暴力施工了。
方法
這一環節業主一定要親自監工。正確的拆墻方法是先切割墻體,再用小錘自下往上砸,這樣砸出的斷層整齊方便后期施工。如果業主發現施工人員一上來就動手砸墻,立刻阻止施工人員繼續施工,強烈要求先切割墻體再開始砸,否則按合同追究責任。
1.確定拆墻行為合法。在《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中,第5條規定,關于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禁止下列行為:
(1)未經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變動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
(2)把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或者陽臺改為衛生間、廚房。
(3)擴大承重墻上原有的門窗尺寸,拆除連接陽臺的磚、混凝土墻體。
(4)損壞房屋原有節能設施,降低節能效果。
第6條規定,關于裝修人從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未經批準不得有下列行為:
(1)擅自搭建建筑物、構筑物。
(2)擅自改變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墻上開門、窗。
因此,業主在裝修時不得隨意在承重墻上穿洞、拆除連接陽臺和門窗的墻體以及擴大原有門窗尺寸或者另建門窗,會造成樓房局部裂縫并嚴重影響抗震能力,縮短樓房使用壽命。
2.不要大面積地拆改非承重墻。相對于承重墻來說,非承重墻是次要的承重構件,又是承重墻極其重要的支撐。非承重墻通常還是設計上的抗震墻,一旦發生地震,這些非承重墻將和承重墻一起承受地震力。如果整棟樓的居民都隨意拆改非承重墻體,大大降低樓體的抗震能力。
3.事先找開發商要一份結構圖,看看哪些地方有柱和梁、哪些墻里有電線或水管,避免途中砸到柱或梁,以免前功盡棄。墻里有電線時一定要提前切斷電源;如有預埋的水管,事先把水管封閉好,待砸完墻再進行改造。
4.在施工人員進場前,一定要事先對房間內的現有成品如水管、窗戶、插座開關、燈具等做好保護措施。
5.衛生間、廚房和外檐墻體盡量不要砸,因為這些墻體涉及保溫、防水、水電路線等,結構復雜。
6.因為砸墻是按照所砸墻壁的面積計算費用,因此在砸墻前一定要把拆掉的墻面積測量好,否則,多余拆掉的墻也需要業主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