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靜態拆除施工方法
(1).拆除施工工藝
拆除施工順序:腳手架搭設施工→放線、驗線→水鉆切割→清理垃圾
(2).主要施工工藝
1)施工準備
施工操作前,應清理擬拆除的構件周圍,并拆除上部附件。做好工作面周圍的安全防護和腳手架的安裝。按自上而下的順序拆除。
2)測量放線
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施工放線,用墨斗彈出開口邊線,及時向監理或業主單位報告放線記錄,監理或業主工程師驗收后方可進行開口施工。放線時,用紅漆標出水鉆切割控制線,距拆除邊線100mm,避免切割時損壞保留結構。
(3)靜態分離原結構
本工程為剪力墻開孔,拆除前應進行有效的支撐和保護。水鉆沿結構分離邊緣與原結構分離。我們選擇的鉆機型號為OB-255E,如下圖所示
工作表現如下:
鉆孔范圍:15mm-255mm;
額定電壓:220V;
額定頻率:50-60HZ;
額定功率:4250KW;
空載鉆速:0-580r/min
拆除切割施工:水鉆刀頭與放置位置線相切,連續鉆孔。切割工作采用金剛石鉆機全排孔的方式進行,使待拆卸構件(梁、柱)與混凝土構件完全分離,按500mm*500mm切割塊彈線。打孔位置明確后,開始按現場要求打孔,然后用水鉆拆除部分拆除結構塊(水鉆直徑100mm,尺寸25mm,見下圖),用吊葫蘆慢慢放在地上,然后用手推車將混凝土塊推到指定的垃圾場,用安全網覆蓋垃圾。拆除過程中,施工區域應用鋼管圍擋,以免行人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同時,在地板上安裝移動腳手架,在腳手架上安裝吊胡,將分割的混凝土塊放在下一層,混凝土塊不得集中堆放。如圖所示:
(4)垃圾清理
垃圾清理:拆除的混凝土塊應根據現場情況堆放在安全的地方。特別是,應注意的是,不得在臨時支撐系統上堆放,不得長期堆放在原結構板上。
(5)消耗渣土
拆除的渣土應及時清理,外運消耗,嚴禁長期堆放在地板上。
2、粘鋼加固施工方法
(1).粘鋼施工工藝
放線、驗線→水鉆開洞→混凝土表面和鋼板基面處理→下料、打磨鋼板→植錨螺栓→埋管注膠→驗收
(2).放線
清潔工作面時,在混凝土構件包鋼位置測量并釋放基面拋光處理控制線。拋光工作完成后,增加包鋼位置線。拋光位置線的每側比包鋼位置線寬5cm。
(3).水鉆開洞
詳見第四節靜力拆除施工方法
(4).清理打磨
混凝土表面拋光:混凝土表面鋼部分必須拋光混凝土浮層,直到結構表面完全暴露,剝落、空鼓、蜂窩、腐蝕等劣化現象,用指定材料修復,裂縫部分應先關閉,直角磨出小圓角。拋光后,用壓縮空氣吹干。如果基礎表面潮濕,用加熱棒干燥,使混凝土柱表面最終平整、清潔、干燥。
(5)鋼板下料、鉆孔
a、根據粘鋼部件的實際尺寸和鋼板尺寸,在人工運輸條件下進行卸料。人力應便于運輸、安裝和合理使用材料。
b、單面坡口焊接鋼板連接焊縫,下料時加工坡口。
c、將混凝土結構上的鉆孔位置復制到鋼板上,然后用磁座鉆機或臺式鉆機鉆螺栓孔。
(6).鋼板打磨
1).用角磨機裝砂輪打磨板打磨鋼板,應選用較厚的砂輪打磨板。
2).拋光線應垂直于鋼的應力方向,拋光面不得遺漏;拋光面應粗糙。
3).拋光后,清理鋼板表面的灰塵。
4).拋光鋼板應及時安裝使用,停放時間不宜過長,防止鋼板生銹。
(7).錨固螺栓和鋼板的安裝
螺栓孔間距為400mm,采用M12螺栓對拉與鋼板塞焊。梅花形分布。36小時后,將螺栓擰緊并壓緊鋼板。
(8).埋管注膠
焊縫檢驗合格后,在鋼表面鉆孔φ6注膠孔間距不大于500mm。
(9).高壓注膠
嚴格按照結構膠說明書提供的比例制備結構膠,攪拌均勻后方可使用。一次配膠量不宜過多,40~50分鐘用完為宜。用氣泵和注膠罐注膠。注膠順序為垂直從下到上,水平方向為同一方向。注膠時,應依次注膠,直至所有注膠管(孔)均注膠。出氣孔采用最后一根注膠管(孔),不能注膠,注膠后清理殘留結構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