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墻磚拆除作業中,安全問題始終是重中之重,關乎著每一位工人的生命健康以及整個施工過程的順利推進。
一、準備工作:安全基石的奠定
1. 天氣狀況洞察:天氣因素對外墻磚拆除作業的安全性有著顯著影響。雨雪天氣會使外墻表面濕滑,極大地增加了施工人員站立不穩而滑倒墜落的風險,同時也會影響拆除工具的正常使用和操作精度。在施工前,務必通過天氣預報、氣象網站或專業氣象服務機構獲取準確的天氣信息,提前規劃施工時間,避開雨雪等惡劣天氣時段。若施工過程中遭遇突發雨雪,應立即暫停作業,采取相應的防滑、防雨措施,如在腳手架上鋪設防滑墊、遮蓋拆除區域等,確保施工條件相對安全后再繼續施工,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強行作業,以免引發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
2. 工具材料精備與安檢:合適且完好的工具材料是拆除作業安全高效進行的關鍵保障。抽風機用于排出拆除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降低施工現場的粉塵濃度,保護施工人員的呼吸系統健康。石錘、電錘等拆除工具在使用前,要仔細檢查錘頭是否牢固、電源線是否破損漏電、開關是否靈敏等,任何細微的損壞都可能在操作過程中引發意外,如錘頭脫落傷人、觸電事故等。安全帶是高空作業時施工人員的“生命帶”,應檢查其織帶是否有斷裂、磨損,金屬配件是否生銹、變形,調節扣是否靈活可靠等,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發揮作用,防止施工人員從高處墜落。手套要保證具有良好的防滑、耐磨性能,防止在手持工具時因手滑而失控。防塵面罩的過濾芯應定期更換,確保其對粉塵的過濾效果,避免施工人員吸入過多粉塵引發呼吸道疾病。
3. 安全通道與警示標識設置:明確安全道路并設置警示標志是避免施工人員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和傷害的重要舉措。在施工現場周圍,應規劃出專門的行人、車輛通道,并用明顯的標識牌、隔離帶等進行區分,引導其安全繞行。對于可能靠近施工區域的通道口、路口等位置,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如“前方施工,注意安全”“施工區域,禁止通行”等,提醒過往行人、車輛減速慢行、注意避讓。同時,安排專人在關鍵位置進行值守,及時疏導交通,確保施工區域與外界的安全隔離,減少因外部因素導致的安全事故發生幾率。
二、操作步驟:安全規范的踐行
1. 表面雜物清理:拆除前清理磚表面的雜物和粉塵,不僅能為后續拆除操作提供一個清晰、穩定的工作面,還能減少因雜物堆積導致的工具打滑、磚塊受力不均等問題。使用掃帚、刷子等工具,仔細清掃磚面的灰塵、泥土、松散顆粒等,對于附著較為牢固的污漬或雜物,可采用濕布擦拭、小鏟子鏟除等方法進行清理,但要注意操作力度,避免對瓷磚表面造成不必要的損傷,進而影響拆除作業的順利進行。
2. 磚縫破除作業:用石錘和電錘打破磚縫,破除磚與磚之間的粘合物,是拆除外墻磚的關鍵步驟之一。在操作過程中,施工人員要保持身體的堅穩平衡,雙腳站立穩固,膝蓋微微彎曲,以緩沖工具的沖擊力,同時保持良好的姿勢和發力角度,避免因用力過猛或姿勢不當導致工具滑動失控,傷害自身或周邊的施工人員。電錘的使用要嚴格遵循操作規程,控制好鉆進速度和力度,防止鉆頭卡滯、反彈等情況發生。石錘敲擊時要注意落點準確,避免誤擊周邊未操作區域,引發瓷磚意外脫落。
3. 磚塊撬起環節:當磚縫被成功打開后,使用撬棍撬起磚塊時,施工人員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密切留意磚塊的松動情況。在撬動過程中,應從磚塊的邊緣或角落開始,逐步施加均勻的力量,避免用力不均導致磚塊突然崩裂或滑落。對于較大、較重的磚塊,要多人協作進行撬起和搬運,確保操作過程平穩、安全。同時,在下方設置好防護網、緩沖墊等防護設施,以承接可能掉落的磚塊,防止其直接墜落砸傷地面人員或損壞周邊物品。
總之,外墻磚拆除作業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潛在的危險,只有嚴格按照安全要點進行操作,從細致入微的準備工作到嚴謹規范的操作步驟,全方位、全過程地落實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切實保障工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拆除作業順利完成,為后續的建筑施工或改造工程奠定堅實的安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