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改造或拆除項目中,磚墻拆除是一項常見卻又充滿風險的作業,其涉及到眾多安全事項和復雜步驟,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不僅危及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還可能對周邊環境及建筑物造成損害。因此,嚴格遵循科學合理的拆除流程與注意事項至關重要。
一、拆除磚墻前的周密準備
1. 專項施工方案與應急計劃編制:鑒于施工現場的復雜性,深入研究并制定安全的專項施工方案是首要任務。該方案應綜合考慮磚墻的結構類型、高度、厚度,周邊建筑物的分布以及地下管線的走向等因素,詳細規劃拆除的順序、方法和安全保障措施。同時,制定完善的安全應急計劃,明確針對可能出現的墻體坍塌、人員受傷、火災等突發情況的應對策略,包括應急救援人員的組織架構、救援設備和物資的儲備位置及使用方法等,確保在緊急狀況下能夠迅速、有效地開展救援行動,最大程度降低損失。
2. 人員防護與現場隔離:為拆除工人配備齊全且質量合格的安全防護產品,如安全帽、安全帶、安全鞋、防護手套和護目鏡等,是保障施工人員人身安全的基本要求。安全帽應符合國家標準,能有效抵御高空墜物的沖擊;安全帶要確保在高處作業時牢固地固定施工人員,防止墜落事故發生;安全鞋具備防砸、防滑功能,保護腳部免受意外傷害;防護手套和護目鏡分別防止手部被尖銳物體劃傷和眼睛被灰塵、碎屑等傷害。此外,在拆除磚墻工程施工區域周圍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如警示帶、警示燈和標識牌等,明確劃定施工范圍,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避免無關人員受到施工過程中的潛在危險威脅。
3. 周邊設施保護與管道排查:當拆除磚墻工程可能對周邊設施,如相鄰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線等的安全造成影響時,必須采取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對于相鄰建筑物,可搭建防護棚、設置減震溝等,減少拆除作業對其產生的震動、沖擊和粉塵污染;對于道路,要合理規劃運輸路線,避免施工車輛對道路造成損壞,并設置交通疏導標識,確保交通順暢。在拆除工作開始前,施工單位務必組織專業人員對建筑物內的各種管道,包括水電管線、燃氣管道、通信線路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準確繪制管道分布圖,并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確認所有管道在拆除過程中的安全狀態,必要時采取臨時切斷、改道或加固等措施,防止因誤拆管道導致漏水、漏電、漏氣等安全事故,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和公共安全。
4. 拆除物料堆放規劃:明確拆除部件的停放位置是保持施工現場整潔有序、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環節。根據拆除工作量和現場空間條件,合理規劃拆除物料的堆放區域,確保其遠離施工區域和周邊建筑物、道路等,避免因物料堆積過高、不穩或阻擋通道而引發坍塌、碰撞等事故。同時,對拆除物料進行分類堆放,便于后續的清理、運輸和回收利用,提高施工效率,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二、拆除磚墻施工的科學方法與技術措施
1. 降塵處理與文明施工:施工前對磚墻及周邊區域適量灑水,是減少粉塵污染、踐行文明施工理念的有效手段。通過灑水,可使粉塵顆粒濕潤團聚,降低其在空氣中的懸浮濃度,減少對施工現場及周邊自然環境的污染,保護空氣質量,同時也有利于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風險。灑水作業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天氣條件合理安排,確保降塵效果的持久性和穩定性。
2. 拆除順序與方法選擇:根據實際現場情況,采用手動拆除方式,如使用錘子、撬棍、鏟子、瓷磚切割機等簡單工具,具有操作靈活、便于控制拆除力度和精度的優點。拆除時,必須嚴格遵循從上到下、逐層逐塊的順序進行,嚴禁通過推拉等方式拆除墻體,防止因墻體受力不均而突然坍塌,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對于較高的磚墻,可借助移動腳手架輔助施工,但要確保腳手架的搭建牢固可靠,符合安全規范要求,其寬度應根據實際拆除作業需求合理確定,并隨著拆除工作的推進,及時、平穩地移動和調整腳手架位置,保證施工人員始終在安全、穩定的工作平臺上作業。
3. 施工人員操作規范:拆除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站在穩定的平臺上進行操作,嚴禁站在立柱和墻壁上表面工作,避免因站立不穩而墜落。施工人員應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謹慎的工作態度,合理運用拆除工具,避免用力過猛或操作不當導致磚塊飛濺傷人或對周邊結構造成破壞。同時,施工人員之間要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協作,確保拆除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施工安全。
三、安全保障的嚴格執行
1. 專業指揮與人員資質管理:施工現場必須統一由經過專業培訓、具備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指揮,確保拆除工作嚴格按照制定的方法和程序有序進行。施工人員在參與拆除工作前,必須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熟悉拆除作業的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項,嚴禁無證上崗作業,從人員素質和管理層面保障施工安全。
2. 安全防護用品佩戴與現場管理: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時,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在高處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且安全帶要遵循“高掛低用”的原則,確保其在發生意外時能夠有效發揮防護作用。嚴禁施工人員飲酒后進入施工工作區域,飲酒會影響施工人員的判斷力、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性,大大增加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施工現場要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如危險區域標識、警示標語等,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如設置防護欄、安全網等,派專人負責現場安全巡查,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確保非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施工現場,營造安全有序的施工環境。
3. 拆除順序與安全防范:在拆除磚墻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預定的順序進行拆除,避免隨意拆卸導致墻體結構失衡,引發坍塌事故。在拆卸某一部分墻體時,要密切關注周邊墻體的穩定性,采取必要的臨時支撐措施,防止其他部分墻體因失去依托而掉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4. 驗收與現場清理:拆遷工程完成后,必須按照規定的驗收程序進行檢查驗收,確保拆除工作符合安全和質量要求,現場清理干凈整潔,拆除物料全部運離現場,運至指定的建筑垃圾站進行妥善處理,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同時,要對周圍環境進行檢查,確保相鄰建筑物和管道的安全未受到拆除作業的影響,如有必要,應進行修復和加固處理,保障周邊設施的正常使用功能。
5. 氣候環境應對措施:拆除磚墻工程受自然氣候和環境的影響較大,如大風、暴雨、高溫等惡劣天氣條件可能增加拆除作業的風險。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預防和應對這些問題。在大風天氣,要加強對腳手架、防護設施和拆除墻體的穩定性檢查,必要時暫停拆除作業;在暴雨天氣,要做好施工現場的排水工作,防止積水浸泡基礎,影響周邊建筑物安全;在高溫天氣,要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采取防暑降溫措施,確保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施工安全。每個工作日結束后,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必須到現場檢查,對于因安全原因暫時不能拆除或已拆除但存在安全隱患的物體,要進行妥善的圈圍、警示和防護處理,確保施工現場在非作業期間的安全狀態。
總之,拆除磚墻作業需要高度重視安全與環保問題,從前期準備到施工過程再到后期驗收清理,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遵循相關規范和要求,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與健康,同時注重環境保護,實現拆除工程與周邊環境的和諧共生,確保整個拆除項目的順利、安全、環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