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工程絕非簡單的破壞作業,而是一項系統且復雜的任務,每個環節都關乎工程進度、質量以及安全。精心規劃的施工流程和科學的施工方法是確保拆除工程順利進行的關鍵。
拆除前的精準排查與準備
在拆除工程啟動前,對機電管線的全面排查是重中之重。以歷經多次改建的偉倫樓為例,原始圖紙的參考價值大打折扣,專業工程師的現場勘查與重新繪制機電管線圖紙就顯得尤為必要。這不僅能清晰呈現現有管線布局,還能提前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同時,制定詳細的樓層斷水斷電措施,為后續拆除工作的安全開展筑牢基礎,避免因水電問題引發意外事故。
關鍵部位拆除:規范操作保安全
吊頂拆除
吊頂拆除需遵循嚴謹的流程。先由專業電工拆除燈具、煙霧報警器、風口等設備,確保拆除過程中的電氣安全,同時妥善保護拆除材料,避免損壞。接著,逐步拆除鋁扣板、石膏板等吊頂材料,使用壓力鉗剪斷吊件和龍骨,將拆除材料打包成捆并運送至指定堆放區域。為保障未拆除部分的穩定性,增設龍骨吊筋,防止剩余吊頂意外掉落,危及人員安全。
機電管線拆除
強電系統:嚴格依據電氣竣工圖紙,細致排查現有管路,準確找到各房間強電線管線的斷電開關。拆除范圍內,先切斷用電設備電源,掛牌警示并做好防護措施,再拆除樓層總電箱出線端及相關電氣設備,遵循先設備后管線的原則,有序拆除并集中堆放材料。
通風及空調系統:專業施工團隊先拆除吊頂龍骨、石膏板及風管井墻體,再切斷空調系統電源和控制電源,關閉室外機高、低壓閥,排放冷媒后拆除管線和室內外機。外墻空調室外機拆除時,務必確保拆除人員和設備都系掛安全帶,保障高空作業安全。拆除的管線和設備分別按要求堆放和移交。
給排水系統:根據現場和竣工圖紙核實給水系統設施,關閉閥門并切斷電源,在樓層最低點設置放水裝置,避免管道放水影響其他設施。逐一拆除樓層給排水管道、支吊架和設施,集中堆放后統一運出大樓。
消防系統:依據電氣竣工圖紙排查管路,確定消火栓系統和消防噴淋系統閥門位置。拆除前關閉系統閥門,排水確保無積水后拆除管道和設施,拆除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施時也需先關閉相關閥門并排水。拆除弱電線路時,與消防維保單位溝通,從消控中心切斷并屏蔽相應設備地址碼,最后集中堆放并運出拆除材料。
室內外拆除作業:精細操作降影響
室內拆除
墻體裝飾面拆除:采用分層拆除法,減少施工噪音對醫院日常運營的影響。了解原飾面施工工藝后,準備手動工具,搭建活動式腳手架操作平臺,從隔墻與頂板相連處開始,使用手錘從上至下分層拆除裝飾層。
墻體抹灰層鏟除與墻體拆除:裝飾層拆除后,用鏟子鏟除抹灰層。拆除墻體前,確認墻內電線斷電、管道斷水,在墻體兩側搭建移動式操作平臺,保持合適距離,采取隔音措施,切割拉結筋,由上至下逐層拆除,及時清運垃圾,灑水降塵,嚴禁從底部推倒墻體。
門窗拆除:準備好鉗子、鏨子、螺絲刀等工具,技術人員做好安全和技術交底。拆除時先卸下門窗扇,再拆下門窗框,保持一人拆卸、一人穩定門窗,謹慎剔鑿抹灰層,避免破壞墻體和門窗。設置專人負責安全,嚴禁大錘敲打,輕拿輕放拆除后的門窗。
地面裝飾層拆除與打磨:地面裝飾層拆除采用手動工具,分層進行。PVC地板切開后用鏟刀鏟除,難以鏟除部分先用斧頭敲擊再鏟除。地磚地面拆除使用大錘和小型風鎬,水平方向施工,嚴禁使用中型以上機具。裝飾面拆除后清理建筑垃圾,鏟除地面至露出結構面,通過抹灰和打磨使地面平整光滑。
室外拆除
靜力切割:確定拆除部位并標注,設定切除順序,定位彈分割線,確保尺寸準確。切割過程保持謹慎,及時清理現場并運輸處理混凝土塊,注意腳手架拆除和臨邊防護,保障施工安全。
外墻裝飾拆除:拆除前完成對應樓層外架搭設,確保全封閉操作,操作層鋪滿腳手板并下掛安全兜網。采用小型工具人工拆除瓷磚和石材,保持手錘豎直方向,避免破壞原結構。及時清理建筑垃圾至樓層內,集中轉運至堆場,不在臨時支撐或原結構板上堆放。
垃圾處理:及時清運保環境
拆除后的建筑垃圾通過專用施工通道及時清運,采用裝袋運輸方式保護施工通道。與專業垃圾清運單位合作,對建筑垃圾分類,集中運輸至最近處理點。在居民密集區施工,利用夜間時段增加人員和設備,提高清運效率,實現工完場清,減少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的影響。
拆除工程的每一個步驟都緊密相連,從前期排查到各部位拆除,再到垃圾清理和外運,都需要嚴格按照規范和流程操作,確保安全、高效地完成拆除任務,為后續工程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