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飾工程領域,拆除方案是一項復雜且關鍵的任務,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戰役,每一個步驟、每一項決策都關乎工程的安全、進度與質量。一個科學合理的拆除方案不僅能確保拆除工作順利進行,還能為后續的裝飾施工創造良好條件。接下來,我們將全面深入地剖析裝飾工程拆除方案中的各個關鍵要素。
一、拆除方法與原則:奠定拆除工程基石
人工拆除方法在本方案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一選擇充分考慮了拆除過程中的精細操作和對周邊環境的最小影響。人工拆除能夠靈活應對各種復雜的建筑結構和裝飾構造,避免因機械拆除可能帶來的過度破壞和安全隱患。
拆除原則是整個拆除過程的行動指南。“先附屬后主體,自上而下,逐層逐跨”的原則確保了拆除工作的有序性和安全性。先拆除附屬構件,如室內的各類裝飾線條、門窗的附屬配件等,能夠為后續主體結構的拆除創造更寬敞、更安全的操作空間。自上而下的拆除順序符合建筑力學原理,有效避免了因拆除順序不當而導致的結構失穩和坍塌風險。杜絕立體交叉拆除,從根本上消除了不同作業面之間的相互干擾和安全威脅,保障了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按照建筑施工的逆順序進行拆除,更是巧妙地利用了原有建筑結構的穩定性,使拆除過程如同逆向搭建,有條不紊地推進。
二、拆除順序:有條不紊的施工路徑
拆除順序的精心規劃是確保拆除工程高效進行的關鍵。進場準備階段,施工團隊需全面籌備,包括人員組織、工具設備調配、施工場地清理等,為后續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勘察現場則是對拆除對象進行全面“體檢”,詳細了解建筑物的結構特點、裝飾材料分布、水電線路走向等信息,為制定精準的拆除方案提供依據。
設置安全圍護是拆除施工中的重要安全舉措,通過設置圍擋、警示標識等,將拆除區域與外界有效隔離,防止無關人員進入,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拆除作業安全技術交底,使每一位施工人員都清楚了解拆除任務、安全注意事項和技術要點,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操作規范和安全保障。
切斷水、電、風等設施并封閉末端悶頭,是拆除工作中的關鍵安全步驟,防止在拆除過程中因水、電、風等因素引發安全事故。管理人員專項檢查記錄,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拆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拆除工作符合安全和質量要求。
拆除各層內部裝飾、粉刷層及內墻,先從室內空間入手,逐步清理內部的裝飾和非承重結構,為后續拆除外墻等主體結構創造條件。拆除外墻時,需格外注意安全,嚴格按照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避免墻體倒塌造成安全事故。回收舊料,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再利用,降低工程成本,還符合環保理念。渣土清運和平整場地是拆除工程的收尾工作,確保施工現場整潔有序,為后續施工做好準備。最后通過驗收,對拆除工程的質量和安全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拆除工作達到預期目標。
三、具體拆除方法:精細操作與安全保障的結合
各類室內門拆除時,兩人配合的操作方式充分考慮了安全因素,一人拆除螺絲、鉸鏈,另一人托住門,有效防止門倒塌傷人。拆除各類電線及管道,由特種作業人員操作,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拆除,每拆除一個電器設備都進行復查,確保斷電安全。
拆除衛生間各類衛生潔具,先解體再拆除,操作過程細致入微,避免損壞周邊設施。拆除室內木柜、木隔斷等,根據不同的結構特點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方法,如螺絲刀、翹棒、電鋸等,確保拆除過程安全高效。木地板及護墻板拆除,利用翹棒小心操作,保護地面和墻面結構不受損傷。
室內墻體拆除,通過架設固定牢固的移動腳手架或簡易腳手架,為拆除工人提供穩定的操作平臺,工人站在腳手架上自上而下層層拆除,杜絕整體放倒的危險操作。外立面鋁合金窗拆除,先破碎粉刷層,再利用葫蘆將窗吊入室內,最后敲擊窗框使其脫離外墻,整個過程安全有序。
室內粉刷層拆除,先切割成方塊再拆除,自上而下分段實施,工人佩戴好口罩、防護眼鏡等個人防護用品,有效保護自身安全。室內大理石墻面及地面拆除,根據墻面和地面的不同位置,采用相應的拆除方法,均由上自下依次進行,確保拆除質量和安全。
1 - 8層局部水磨石地面拆除,先用切割機械分塊,再用專用機具打擊破碎,工人做好安全防護,防止碎片傷人。外墻及女兒墻拆除,分組作業,工人系好安全帶,高掛低用,利用空壓機由外向內打擊,自上而下分層拆除,避免立體交叉作業和整體推倒,防止墻體反彈對腳手架造成破壞。
外墻瓷磚拆除,工人站在腳手架上操作,底層設專人看護,防止碎片掉落傷人。電梯井道拆除,待專業公司拆除設備后,進行防護封堵,操作人員自上而下粉碎性拆除墻體及圈梁,原電梯門洞設置警示牌,嚴禁站在被拆除墻體上作業。
室外鋼砼雨蓬拆除,搭設門式腳手架,采用電動空壓機粉碎性拆除,先拆除聯系梁,再拆除雨蓬面和外挑梁,注意保護原大樓承重結構,預留部分采用鋼鑿鑿除,最后切割鋼筋。頂層立柱拆除,會同相關技術人員確認結構承載力,嚴格按照先非承重后承重的順序自上而下粉碎性拆除,施工區域封閉圍擋。
一層聯系梁和鋼砼樓板拆除,采用人工配合空壓機粉碎敲擊的方法,由東向西、由南向北依次破碎,注意保留結構柱、梁的完整性,接近保留節點時采用人工鑿除,適時觀測大樓沉降,如超出范圍采用靜力切割法。拆除完畢后,與相關單位協商處理多余鋼筋,為后續作業創造條件。
四、材料及垃圾運送:高效環保的處理方式
在材料及垃圾運送方面,方案采用了設置流放槽的方式,將垃圾裝入蛇皮袋后通過流放槽下放至地面,這種方式高效且安全,避免了垃圾高空墜落造成的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每層垃圾清理完畢后,將流放槽轉移至下一層,繼續進行垃圾下放。底層垃圾裝袋后利用拖車外運至堆放處,部分可回收材料通過電梯搬運至堆放處,實現了材料和垃圾的分類處理和高效運輸。
裝飾工程拆除方案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工程,從拆除方法和原則的確定,到拆除順序的規劃,再到具體拆除方法的實施以及材料和垃圾的運送,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相互影響。只有在拆除過程中嚴格遵循科學的方案,注重安全、質量和環保,才能確保拆除工程順利完成,為后續的裝飾工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從舊空間到新家園的完美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