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編制依據
(1).圍護結構施工設計圖及圍護結構施工設計圖及相關會議紀要及設計圖紙;
(2).根據武漢市安全文明施工、環境保護、交通組織等方面的規定,現行國家有關施工驗收規范、規則、質量技術標準;
(3).我公司在拆除工程施工方面的施工經驗和研究成果,以及現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術水平、機械設備配套能力和資金投入能力。
2、工程概況
主樓基坑支護主要采用φ800鉆孔樁加內支撐形式,鉆孔樁兩側采用旋噴樁加固地基和止水。樁頂設1000×800mm冠梁,主體結構垂直支撐由上到下設置兩個支撐,第一個和第二個支撐由鋼筋混凝土網支撐,中間柱600mm×600mm鋼結構柱。
3、拆除施工順序及工藝流程
拆除施工順序:
本工程的混凝土腰梁和支撐拆除應采用人工配合機械拆除。在拆除過程中,應考慮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應力性能和整體支撐系統的應力分析。拆除順序遵循從小應力到大應力的原則,分段按順序拆除。
4、施工計劃及安排,施工設備的規劃和安排
本工程擬使用的機械包括pc120炮機、bh-12/6內燃空壓機,g10風鎬、qut25汽車起重機(起吊能力:50t)、pc200挖掘機、氧乙炔切割設備、斗車、運輸車輛等。
5、拆除施工方案
基坑拆除工程施工遵循安全、快捷、方便的原則,針對基坑內腰梁、支撐設計、基坑安全重要性、基坑內凈空尺寸等。
網架支撐體系腰梁、支撐拆除/混凝土腰梁、支撐拆除:
對于腰梁和支撐的拆除,根據實際情況,由于基坑支撐密集,連接成一個整體,拆除時首先考慮基坑內的拆除順序與影響基坑內安全的因素有關。第二層混凝土腰梁及支撐開始拆除;第二層地下室主體結構頂板施工完成后(頂板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第一層混凝土腰梁及支撐開始拆除;最后,拆除鋼格柵柱。為保證施工進度和安全,混凝土腰梁和支撐拆除計劃采用兩種方法結合破碎拆除:
pc120炮機拆除
也就是說,地下室一、二層結構頂板澆筑完畢,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用起重機吊進槍機,切斷腰梁,支撐混凝土。先鑿混凝土支撐,再破碎混凝土腰梁。在破碎過程中,人工配合切斷暴露的構件鋼筋。破碎后,人工清理混凝土碎片渣,裝入斗車,運至起重位置。在汽車起重機和塔吊的配合下,將碎片渣吊至基坑頂部,裝入運輸車輛,運至現場。
6、拆除靜態破碎法
具體施工操作方法如下:
施工前,圍護作業區,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發生事故。首先,在支撐下搭建紅色支架,確保施工安全,方便工人操作。然后在腰梁和支撐上鑿除頂部鋼筋保護層,露出鋼筋,并使用氧氣-乙炔焰切除,然后用風鎬人工鉆孔打孔,間距200mm,深度為腰梁或支撐高度-100mm,清孔后,加入膨脹劑,填充并密實。一天后,膨脹劑充分發揮作用,使混凝土破碎,鋼筋不斷打開,然后用鎬鑿腰梁,支撐礫石混凝土,施工順序是先拆除支撐,然后拆除腰梁。拆除后,人工清理混凝土碎片渣,裝入斗車,運至吊裝位置。在汽車起重機和塔吊的配合下,將碎片渣吊至基坑頂部,裝入運輸車輛,運至現場。
此外,考慮到機械拆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一定的粉塵污染,在拆除過程中,在混凝土濕潤后,采用人工噴水到腰梁和支撐。7、切割拆除整梁
為了節省工期,基坑南側的支撐梁梁切割,沿梁兩端用風鎬清鑿露出鋼筋,然后用氧氣-乙炔焰被切除,整梁被切除。50t起重機吊到基坑上,用平板車運到堆場破碎。
8、鋼格構柱拆除:
支撐破除后,第三層地下室結構施工前,使用氧氣-乙炔焰切除鋼格構柱,塔吊配合運至基坑。
清除混凝土渣塊
鑿除后的混凝土渣塊清除擬采用人工清理,對于腰梁和支撐拆除過程中落入側墻或底板(中板、頂板)施工縫中的混凝土渣塊先采用人工清理出大塊混凝土,然后再采用高壓風管吹出施工縫處的細粉渣。混凝土渣塊最后由人工清理至料斗內,用吊機及塔吊調出,運輸汽車外運至棄土場。
9、成品和半成品的保護措施
在混凝土腰梁支撐拆除過程中,采用靜態破碎法,結合風鎬破碎法和槍機破碎拆除法,上部破碎的混凝土塊將不可避免地掉落,損壞主體結構澆筑的混凝土構件和預留的接茬鋼筋。因此,拆除施工前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具體措施是在混凝土表面和鋼筋接縫處覆蓋廢模板或鐵板,以減少破碎后掉落的混凝土渣對其造成的損壞。
10、安全施工保障措施
在整個混凝土腰梁和支撐梁拆除過程中,必須設置支架和操作平臺。支架必須滿足混凝土支架的承載力要求,并設置必要的剪刀支架和斜支架,以確保整個支架的穩定性。嚴格按照混凝土腰梁和支撐拆除技術交底的施工順序進行施工,作業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安全帶和防滑鞋。
拆除工作人員外,起重機不得站在工作半徑范圍內,起重機不得站在臂下或吊下。起重機在工作過程中必須有專人指揮工作草地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11、安全防護措施
當拆除工程對周圍相鄰建筑安全可能產生危險時,馬上停止拆除施工,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建筑內的人員立即進行撤離安置。
施工區設置硬圍欄,圍欄高度不低于1.8 m,非施工人員嚴禁進入施工區。
施工中使用的腳手架和安全網由專業人員設置。安全監督驗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嚴禁立體交叉作業。水平作業時,各站之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驗收安全防護設施時,按類別逐項檢查,并有驗收記錄。操作人員配備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并正確使用。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在拆除施工現場設置相關安全標志。
12、安全技術管理
新工人上崗前必須參加入場安全教育。從事人工拆除作業前,必須熟悉作業內容和作業環境,使用的工具。不牢固的不得使用。操作時必須進行技術交底,服從班主任的指揮。拆除結構物時,應自上而下進行。拆除某一部分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其他部分坍塌。作業時必須按作業要求佩戴防護用品,施工現場不得穿拖鞋。
拆除作業區應設置圍欄,懸掛危險和警告標志。負責警戒的人員應堅守崗位,防止非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區。施工隊(隊)必須在施工前組織學習專項拆遷工程安全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技術交底。必須按照安全施工技術交底的要求進行操作,不得盲目操作。
配合作業時符合以下要求:
(1).多人作業時,應設專人指揮;
(2)作業時應相互呼應、協調配合。
(3)及時清理拆除現場,注意防塵。
(4)拆除的材料應及時分類并編碼到指定地點。
(5)清理垃圾時注意防止鋼筋頭和碎混凝土渣傷人。
(8)嚴禁現場各種電氣、機械設備和安全防護設施,如安全網、防護欄等。
(9)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安全帽。所有在場的人員都必須戴安全帽。2m高空作業無可靠防護設施時,必須使用安全帶。嚴禁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拆除作業。
(10)在施工過程中,發生重大危險或生產安全事故時,應及時排除危險,組織搶救,保護事故現場,并向有關部門報告。
(11)劃定危險區域。施工前發出通知,通知施工注意事項,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
(12)施工前,機械設備應與架空線路保持安全距離,如不能保持安全距離,應對線路進行特殊保護。
13、文明施工管理
清運渣土的車輛停放在指定地點,進出現場由專人指揮。
拆除靠近預埋管道的混凝土腰梁和支架前,應設置明顯標志。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工程施工時,設專人向被拆除的部位灑水降塵。拆除工程完工后,及時將施工渣土清運出場。
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義務消防組織,明確責任人,負責施工現場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根據拆除工程施工現場的工作環境,制定相應的消防安全措施,確保消防水源充足,滅火設備充足。
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施工作業用火時,必須辦理消防審批手續,經現場消防負責人批準,取得消防證明后,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作業。作業時配備專人監控,作業后確認無火源危險后方可離開作業現場。
有易燃、可燃、保溫材料時,嚴禁明火作業。
消防車道設置在施工現場,始終保持暢通。
14、拆除施工應急預案
指導思想
為確保施工事故應急措施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本著預防、自救、統一指揮、分工的原則,充分發揮企業在事故應急處理中的重要作用,確保企業、社會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盡量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
建筑施工的主要特點和事故隱患的分布
建筑是一個技術復雜、隱患多、事故多發的行業,與工礦企業具有明顯的不同特點:
(1).產品(建筑物、構筑物)形式多樣,難以標準化。結構和形狀多變,施工方法也會相應改變。
(2).產品高、大、深,露天高空作業多,施工周期長;施工人員在室外露天作業,工作條件差,危險因素多。
(3).建筑結構復雜,工藝變化大,規則性差。基礎、主體到裝飾,每個過程都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即使同一過程由于工藝和施工方法不同,生產過程也不同。隨著工程進度的發展,施工現場的情況和不安全因素也發生了變化。
(4).手動操作為主,機械化程度低。
可以看出,建筑是一個特殊而復雜的生產過程,是一個多變的生產過程,有許多危險因素,因此,建筑是一個事故頻發的行業。
根據拆除工程的特點和施工過程的實際情況,認真組織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制定應急措施或事故,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的應急能力,減少應急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
應急風險分析和預防
為保證正常施工,預防突發事件和一些意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必須提前做好充分的技術措施和應急物資儲備,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濟損失。
緊急情況和風險分析
根據本工程的施工特點和復雜的地質條件,在識別、分析和評價施工中的風險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本工程的主要風險因素是支架搭設和混凝土梁、支架拆除施工中的坍塌、支架變形、物體打擊、高墜落、觸電、火災等。在現場采取各種機電管理和安全管理預防措施的基礎上,還需要支撐模板施工的應急計劃,具體如下:假設支撐模板和混凝土施工中的支撐可能倒塌、坍塌、變形等。
突發事件和風險預防措施
從以上風險分析來看,如果不采取相應有效的預防措施,將對工程施工和施工人員的安全構成威脅。
現場安全防范措施
(1).加強施工管理,嚴格按照標準化和標準化操作。在施工過程中,應經常分析假設存在各種問題。
(2).施工現場與附近醫院建立密切聯系,施工現場設有醫務室,配備必要的醫療器械。一旦發生工傷事故,可立即搶救。
(3).加強施工現場警戒。
應急資源
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應根據潛在的事故性質和后果進行分析,配備應急資源,包括:救援機械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必要的活安全材料。
拆除過程中基坑監測
在基坑拆除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圍護樁和基坑周圍土壤的側斜監測,以及對相鄰或上層未拆除腰梁、支撐的軸力監測和水位監測。拆除分段前,必須監測分段內的軸力、圍護樁位移變形、土壤側斜變形和水位,總結分析監測數據,編制監測報告,確保實時信息施工。定期提交項目總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