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開啟居家裝修改造之旅,拆除舊裝修是首要任務,其中有幾個關鍵地方必須拆干凈,這絕非吹毛求疵,而是為了確保后續施工順利、居住安全無憂,避免一系列棘手難題。
一、墻面基層
舊墻面的處理至關重要,若計劃重新粉刷墻面或更換墻面裝飾材料,原墻面的涂層、膩子層務必鏟除干凈。有些老舊房屋墻面的涂層因年代久遠,已出現起皮、脫落現象,若不徹底鏟除,新刷的乳膠漆或張貼的壁紙很難牢固附著,沒過多久就會出現空鼓、翹邊等問題。鏟除時,從墻角、墻邊等邊緣部位入手,工人可用鏟子、電鎬等工具,逐層將舊涂層剝離,直至露出堅實的水泥砂漿基層。特別要注意,若墻面曾有滲水、受潮痕跡,需進一步檢查是否存在內部霉變、疏松的墻體結構,一并清理修復,為新墻面打造穩固“根基”。
二、門窗洞口周邊
更換門窗時,門窗洞口的舊框及附著的密封材料、填充劑必須拆除徹底。舊窗框周圍的密封膠條歷經歲月,早已失去彈性,密封性能大打折扣,若殘留,新門窗安裝后即便配備再好的密封配件,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氣密、水密效果,每逢刮風下雨,雨水就可能滲進屋內,寒風也會呼嘯而入。拆除工人要細心地用美工刀沿窗框邊緣切割,剔除密封膠,再用撬棍將舊窗框撬離墻體,同時清理干凈洞口內的發泡膠、水泥砂漿等填充雜物,使新門窗能精準嵌入,與墻體嚴絲合縫,保障室內的舒適與節能。
三、地面瓷磚與地板
無論是將瓷磚地面翻新為木地板,還是更換新瓷磚,舊地面材料都要清除干凈。地面瓷磚若拆除不徹底,殘留的瓷磚碎片、粘結劑會讓新鋪的地面高低不平,人走在上面有明顯的硌腳感,還可能導致新地板或瓷磚在日后使用中開裂、松動。拆除瓷磚時,先用錘子、鏨子從瓷磚邊角敲碎一塊“突破口”,再逐步撬動周邊瓷磚,對于粘結牢固的瓷磚,可借助電鎬助力,但要控制好力度,避免破壞地面基層。若是拆除木地板,除了撬起木板,下面的防潮墊、木龍骨如有腐朽、變形,也得全部拆除換新,防止滋生霉菌、散發異味,影響室內空氣質量。
四、水電線路
居家水電系統改造時,舊的水電線路必須拆除干凈。原有的電線若有老化、破損,繼續留在墻內、地面下,就像一顆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發漏電、短路,危及家人生命安全。水管同理,老舊水管可能出現銹蝕、漏水,若殘留在管路系統中,新水管安裝后水壓不穩、連接處滲漏等問題會接踵而至。工人拆除時,要依據原水電線路圖,用金屬探測器精準定位,將電線、水管從線槽、管槽中完整抽出,對于暗埋部分,必要時需小心開鑿墻面、地面,確保無“漏網之魚”,為全新、安全的水電布局掃清障礙。
五、廚房衛生間防水層
廚房、衛生間是家中的防水重點區域,拆除舊裝修時,防水層及疏松的基層一定要拆干凈。若防水層鏟除不徹底,新做的防水層無法與基層緊密貼合,防水性能將大打折扣,日后使用中,只要有水滲透,就會殃及樓下鄰居,引發鄰里糾紛。工人要用鏟子、打磨機等工具,將舊防水層及周邊疏松的砂漿層全部刮除,直至露出堅實的結構層,再按標準流程重做防水,守護居家的干爽與和諧。
總之,居家裝修改造的拆除環節,關乎全局,務必對這些關鍵部位“精雕細琢”,讓后續工程在堅實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打造理想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