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華區南高營東路 418 龍溪冬苑別墅小區,一幢 690 平方米的別墅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原本靜謐奢華的別墅,卻因一場“大興土木”的施工打破了小區的平靜,業主們的質疑聲紛至沓來,究竟是違建亂象重現,還是另有隱情?
一、業主疑慮:拆建動靜引發不安
小區多位業主目睹該別墅施工場景時,內心滿是擔憂。先是屋頂被整個掀開,隨后竟拆到只剩幾堵墻,如此大規模的拆除工程,任誰都會心生疑竇。“這會不會又變出個‘巨無霸’違建來?”業主們的顧慮并非空穴來風,畢竟此前小區就曾深受違建之苦。曾有別墅橫擴三分之一,硬生生將三列結構變為四列,還挖出下沉庭院,讓兩層建筑“拔高”成三層,違建瘋狂行徑歷歷在目。此次面對這幢別墅的“大動干戈”,業主們自然警惕萬分,擔心違建亂象卷土重來,破壞小區的整體風貌與居住品質。
不僅如此,業主們發現施工期間業主不許物業進場查看,這一行為更是加劇了大家的不安。物業作為小區管理的重要一環,對裝修施工負有監督責任,無法進場就難以知曉施工詳情,業主們害怕別墅會在這層“神秘面紗”下偷偷“長高長胖”,日后若要處理違建,又將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與時間成本。
二、物業困境:信息不明監管受阻
業委會向物業公司詢問時,物業公司同樣面露難色。施工雖已報備,但裝修圖紙卻不見蹤影,手中僅有同房型的原始結構圖,這讓物業在監管時如同“盲人摸象”。沒有詳細圖紙,無法判斷施工是否依規進行,是否改變了原始結構布局,只能干著急。而面對業主不許進場巡查的情況,物業也無計可施,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待相關部門介入,期望借助外部力量解開謎團。
三、真相漸明:危房困境亟待解局
當記者深入調查,揭開了這場施工背后的隱憂。原來,現業主于今年 5 月底提交裝修報備手續后,出具了中冶檢測認證(河北)有限公司房屋質量檢測站的檢測報告,該別墅安全性鑒定評級為 Dsu 級,屬于承重結構已無法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整幢危房。這一噩耗的源頭要追溯到前業主,因曾大面積違建,房屋被“注記”禁止交易,為轉手采取“暴力拆違”,致使房屋多處承重結構鋼筋斷裂,部分樓板塌陷。
新業主接手后,面對這一“爛攤子”,積極尋求解決途徑。先是向鎮房辦和規建部門咨詢“危房加固”報建事宜,未得明確答復后,轉而求助新華區鎮城管執法中隊。在居委會牽頭下,多部門召開專題聯席會議,商定先由業主委托專業機構出具加固方案,再申報相關事宜。后又確認商品房不在報建范圍內,但之前的房屋結構安全鑒定具備法律效力。
四、監管保障:合力護航合規加固
為確保加固工程不“跑偏”,演變成違建滋生的溫床,多部門聯合行動,拉起嚴密的監管網。金橋鎮城管執法中隊勇挑重擔,依據石家莊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房屋結構修復施工方案》,每日巡檢施工現場。執法隊員們練就“火眼金睛”,不放過任何違法苗頭,一旦發現,立即勒令停工,以“零容忍”態度捍衛施工合規性。
居委會也積極作為,承諾及時向業主通報施工進程,將整個加固工程置于“陽光”之下,讓業主們安心。待項目驗收時,還將邀請各方共同監督,確保加固后的別墅嚴格按照原始圖紙“原狀恢復”。房辦、安監等部門同樣各司其職,從專業角度保障施工安全、規范,合力為這幢危房的重生保駕護航。
在這場別墅“變身記”中,雖開局波折,業主疑慮重重,但隨著真相浮出水面,多部門監管到位,有望讓危房重獲新生,在合規的軌道上實現華麗轉身,重拾昔日的安寧與品質,也為同類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