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本是一場筑夢之旅,期待著舊房煥然一新,或是新房盡展理想模樣。然而,倘若遇到不良裝修工人,這場美夢恐將變成噩夢。在裝修拆除階段,有 5 種工人的所作所為,一旦發現,必須立馬讓他們走人,否則后患無窮。
其一,故意少買材料。按理說,專業的裝修工人應秉持職業操守,可偏有些“混子”混跡其中。他們拿著業主給的材料款,不去正規渠道按足量購買,而是勾結熟悉的商家,低價購入少量材料。進場時,只將部分材料展示給業主,造成材料費用超支的假象,以此抬高施工費。有些業主或是對自家裝修不上心,或是對工藝一知半解,念及工人辛苦,便輕易讓步,甚至還發紅包表示感謝,殊不知正中這些不良工人下懷。還有些業主與工人相處融洽,對工人購買材料的要求言聽計從,卻沒意識到這可能暗藏貓膩。為守護自身權益,業主務必在材料進場時,親自對照清單,仔細核對品牌、型號與數量,絕不給不良工人可乘之機。
其二,以次充好。像水泥、瓷磚這類裝修必備材料,品質不同價格差異極大。有些無良工人為謀取私利,向業主推薦看似物美價廉的產品。業主若不具備專業知識,乍一看外觀相差無幾,便容易輕信。實則不然,外觀相似的材料在成分與質量上可能天差地別。此時,業主切不可僅憑工人一面之詞或眼睛觀察就做判斷,一定要查看產品成分說明,條件允許的話,可向專業人士咨詢。多花些心思,才能避免自家裝修用上劣質材料,影響日后居住安全與舒適度。
其三,施工敷衍。走進一些施工現場,便能看到工人隨意應付的亂象。本該精細拆除的地方,他們暴力拆除,全然不顧墻體、地面的后續利用價值;該小心保護的水電線路,他們肆意破壞,給后續施工埋下諸多隱患。當業主善意提醒,要求嚴謹施工時,他們卻耍滑頭,稱一貫如此,業主也沒意見。這種施工態度,怎能打造出高品質的家裝?遇到此類工人,業主萬不可姑息,必須要求返工或直接換人,畢竟裝修質量關乎長久居住體驗。
其四,拖延工期。裝修合同上白紙黑字寫著工期進度,可有些工人卻毫無時間觀念。要么是同時接了多個活兒,精力分散;要么是干活懶散,缺乏責任心。今天借口工具沒帶齊,明天推脫身體不舒服,一天天過去,裝修進度卻如蝸牛爬行。這不僅打亂業主入住計劃,還可能因工期延誤導致額外費用產生,如房租多支出、材料價格波動等。業主一旦發現工人有拖延跡象,應依據合同條款,嚴肅溝通,必要時采取經濟制裁手段。
其五,私自轉包。有的工人接下活兒后,為圖省事,私自將工程轉包給他人,從中賺取差價。而這些被轉包的工人,素質與技術參差不齊,對原設計方案和業主要求理解不透,施工質量難以保證。當業主發現施工人員頻繁更換,風格前后不一,詢問之下才得知被轉包,定會氣憤不已。所以,在裝修初期,業主就要明確告知工人禁止轉包,并在合同中注明相應違約責任,確保裝修工程由專業靠譜的團隊全程負責。
裝修是個大工程,耗費大量心血與金錢。業主在期待新家蛻變的同時,一定要擦亮雙眼,對裝修工人的不良行為保持高度警惕。從拆除階段開始,嚴格把關,別讓這些坑人的行徑毀了自己的溫馨家園,讓裝修之路順遂無憂,早日住進理想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