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常見的外觀質量-露筋缺陷的原因分析、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
1、現象描述
混凝土內部主筋、副筋或箍筋部分暴露在結構件表面,未被混凝土包裹。
2、原因分析
① 澆筑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過少甚至泄漏,導致鋼筋脫落或位移,靠近模板表面暴露。
② 結構和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頭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導致鋼筋暴露。
③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模板缺漿或模板嚴重漏漿。
④ 混凝土保護層過薄或混凝土漏振,或振動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導致鋼筋暴露。
⑤ 木模板未澆水濕潤,表面失水過多或脫模過早,拆模時混凝土棱角不足。
3、預防措施
① 澆筑混凝土時,應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加強檢查,發現偏差,及時糾正。
② 鋼筋密集時,應選擇粒徑合適的石材。石材的最大顆粒尺寸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超過鋼筋凈距的3/4。截面較小、鋼筋較密的部位應用細石混凝土澆筑。
③ 混凝土應保證配合比的準確性和良好易性。
④ 澆筑高度超過2m,用串筒或溜槽下料,防止離析。
⑤ 模板應充分濕潤,并用海綿和膠帶仔細堵塞縫隙。
⑥ 嚴禁混凝土振動撞擊鋼筋。在鋼筋密集的地方,應使用小型振動棒進行振動;保護層混凝土應仔細振動密室;避免踩踏鋼筋,如有踩踏或扣,應及時糾正。
⑦ 拆模時間應根據試塊試壓結果正確掌握,防止過早拆模,損壞棱角。
4、處理方法
① 表面漏筋,剔鑿松散顆粒,刷洗后,刷純水泥漿,1:2或1:12.5水泥砂漿將露筋抹平,用棉氈保濕7天。
② 如果露筋較深,應鑿除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顆粒。清洗后,用比原來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充壓實,加強養護。
希望以上知識對您有所幫助,需要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關注西北工程師,我們為您提供更多土木工程知識。
說明:圖片來自網絡,圖片與本文無關。歡迎前輩和同事批評指正。請在評論區發表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