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莊這座充滿煙火氣的城市,我家那 78 平的老房宛如一位暮年的舞者,雖承載著往昔的溫馨回憶,卻也難掩歲月的滄桑,亟待一場翻新改造,重煥生機。而拆除舊裝修,便是這場華麗變身的激昂序曲。
起初,考慮到房屋結構的穩定性以及預算的合理分配,我們一家人商議后決定,不動墻體,只對那些已然過時、影響居住舒適度的部分進行拆除。這意味著要精準地剝離舊時光的“包袱”,留下穩固的框架,去擁抱全新的設計與裝飾。
尋覓一位靠譜的工長,是開啟這場改造之旅的關鍵一步。幸運如我,經朋友極力推薦,結識了這位在業內頗具口碑的工長。初次見面,他眼神中的篤定與專業素養便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耐心地聽我講述對房屋的期望、改造的重點與擔憂,隨后有條不紊地給出了拆除方案,從拆除順序、人員安排到時間預估,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周全。那一刻,我便知道,找對人了。
拆除工作正式啟動,盡管家人都被各自忙碌的生活牽絆,無法親臨現場監督,但心中的那份牽掛與忐忑從未停歇。好在工長就像一位貼心的“管家”,深知業主的心思。從拆除工作的第一錘落下,到最后一片建筑垃圾被清運出小區,他事無巨細,通過圖片向我們實時匯報工地的進展。每天,手機里準時收到的施工現場照片,成了我們一家人最關注的事。看著原本熟悉的家一點點褪去舊裝,空曠的空間逐漸呈現,內心滿是對未來新家的憧憬。
拆除的過程,就像是一場精細的外科手術。工人師傅們戴著口罩、護目鏡,手持各類工具,有序地忙碌著。客廳里,那陳舊的木地板率先被拆除,卡扣式的安裝方式讓拆卸相對便捷,師傅們小心翼翼地撬起每一塊木板,盡量保持其完整,以便后續處理。隨著木地板的剝離,地面上多年積累的灰塵與污漬也一并被清理,露出了水泥地面的本來面貌,雖粗糙卻充滿希望,仿佛在訴說著即將迎接新生的渴望。
廚房區域,老舊的櫥柜成為拆除的重點。那些柜門開合不再順暢,臺面布滿劃痕與污漬,早已失去了實用價值。師傅們先將櫥柜內的物品騰空,逐一拆除柜門、抽屜,再用螺絲刀擰下固定柜體的螺絲,將柜體拆解成便于搬運的小塊。整個過程動作嫻熟,卻又不失謹慎,生怕對周圍的墻面、管道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水槽下方的管道連接處,師傅們特意用塑料袋進行了封堵,防止拆除過程中的雜物掉入管道,引發堵塞,這份細心讓人安心。
衛生間里,潔具的拆除同樣考驗著師傅們的技術。老式的馬桶、浴缸,又重又難拆卸,但師傅們憑借豐富的經驗,先用工具切斷水源與排水連接,再小心地撬動馬桶底座,將其完整移除。浴缸周邊的密封膠條經過多年使用,已經牢牢黏附在地面與墻面,師傅們耐心地用刮刀一點點鏟除,確保墻面與地面的平整,為后續新潔具的安裝奠定基礎。
隨著拆除工作的順利推進,家中的舊裝修逐漸成為過去式。那些被拆除下來的建筑垃圾,也在工長的安排下,及時被清運出小區。一輛輛滿載建筑垃圾的卡車緩緩駛出,帶走的是陳舊與雜亂,留下的是空曠與期待。
如今,拆除篇章已然落幕,即將開啟的水電改造項目又讓我們既興奮又緊張。聽聞不少老房改造在水電環節容易出現額外增項,各種隱藏的線路問題、管道老化需要更換,都可能成為費用超支的“導火索”。但好在我遇到的這位工長,在簽合同時便堅定地承諾零增項,他拍著胸脯保證,會提前把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考慮周全,絕不讓我們業主多花一分冤枉錢。這份承諾,如同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我們的心,也讓我們對后續的改造充滿信心。
老房改造之路,誠然布滿荊棘,繁瑣的工序、未知的難題,如同一個個關卡等待我們去攻克。但每一次看到家的一點點變化,每一步朝著理想家園邁進,心中便充滿了期待與驚喜。我深知,在這背后,是工長與工人們的辛勤付出,是家人共同的期盼,我們都在為打造一個溫馨的小窩而努力。相信不久的將來,這 78 平的老房定會華麗轉身,成為我們心靈的避風港,承載著新的美好生活,開啟全新的篇章。